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管理中心赴武汉探访铁道游击队长枪中队指导员李德富
2025年9月9日、10日,枣庄市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任、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馆长、枣庄市铁道游击队历史研究会会长翁军带队,一行四人赴湖北武汉探访原鲁南铁道大队长枪中队指导员李德富。

李德富,又名李德福、李德夫,1924年出生于河北新城县,(现高碑店市新城镇);1929年,前往山东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投靠父亲李连生,在临城铁路子弟学校读了小学。1939年秋,李德富与父亲李连生抱着“赶走日本鬼子,坚决不当亡国奴”的想法,加入了八路军苏鲁支队,成为正式的八路军战士。因表现出色,李德富于1940年4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10月,鲁南军区为了加强党对鲁南铁道大队的领导,派了一批优秀的政工干部到该大队任职,李德富被任命为鲁南铁道大队长枪中队政治指导员。他经历过微山湖保卫战、沙沟受降等重要事件,率队伏击日本特务队,击毙日军特务队长渡边一郎。他遵照张鸿仪政委的指示,开展敌区城市工作,曾冒着生命危险到当伪军的同学魏荣毅家谈话,劝其投诚。同时,还给临城的同学、教师多次写信,宣传我党的抗日方针政策,促使他们参加抗日工作……李德富善于动员和组织队员完成各项战斗任务,为鲁南铁道大队不断成长壮大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德富随部队参加解放战争,经历了鲁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战争胜利后仍留在部队服役,历任长江要塞区炮团团长、军委炮兵学院教务外副处长、军委高射炮校训练部长等职务,并于1965年随部队来到武汉工作。1980年,李德富从部队离休后,被安排到湖北省军区武汉第十七离职干休所安度晚年。
“老首长,我们带着薛城区领导的嘱托来看您了。”在武汉中部战区总医院的特护病房里,翁军同志握着李德富的手说。李德富在听到女儿李海春说“老爸,枣庄薛城的亲人们来看您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的同志们来看您”时,这位101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了。李海春女士说,父亲从小在临城长大,一直跟他们说,他是喝着枣庄的水吃着枣庄的饭长大的。“我和弟弟几次问他,枣庄的人、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的人能不能允许来看他,他都是点头同意的。”

李德富上过小学,喜爱学习钻研,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够写一写东西。李海春说,父亲特别能坚持,从不轻易放弃,一件事情要做就做到底,是个特别纯粹的人。几次遇到危机都在他的机智应变下化险为夷。比如在一次战斗中,一个炸弹在坟头上炸开了,李德富知道炮弹炸开后碎片会向四边发射出去,就趴下紧紧贴在坟包上,躲过了一劫。在铁道游击队的诸多战斗中,与敌人一旦对战场面十分混乱,枪弹无眼,他就跑S路线减少中弹几率……这些经历也成为他多年驰骋战场的宝贵经验。
1956年版《铁道游击队》电影播出后,火遍大江南北,这支队伍家喻户晓,但是李德富从没提起自己曾在鲁南铁道大队战斗过。在家人偶然得知这件事情后,他告诫子女,不允许拿这些事情做宣传,坚决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颁发给李德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我觉得父辈的事情还是要知道的,我爸爸不愿意说,我就劝他:您不说,我们不知道,我们不说怎么让儿孙继续沿着父辈们的路走下去?”在李海春的多次劝导下,李德富陆续把自己记得的铁道游击队的历史讲了出来,李海春就用一张张小纸片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离休后的李德富成了红色事迹宣讲员,经常前往武汉市武珞路小学、鄱阳街小学及其他单位作义务宣讲,激发大家的爱党爱国爱军热情。


《鲁南铁道大队纪实》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李德富从武汉来到了杭州,他找到了阔别了几十年,同在临城铁路子弟学校上过学又同在铁道游击队战斗过的同学周庆仁。次日,两人又乘车到苏州军分区干休所找到了老队长刘金山。交流中得知,政委杜季伟和副大队长王志胜都不在了。思来想去,伤怀之余,三个人联名给枣庄市委党史办、郑惕中将和杨广立少将写了信。希望让原铁道大队的队员到枣庄聚会一次,座谈铁道大队纪实,为后代留下一份资料。郑惕中将和杨广立少将又各自向枣庄市委党史办去了信。1991年5月,枣庄市委决定召开“鲁南铁道大队纪实”座谈会,邀请原鲁南铁道大队的老领导及部分老队员莅临。张鸿仪政委的兄长--88岁高龄的张鸿相也参加了在这次聚会。这次会谈的成果--老同志们的回忆录合集《鲁南铁道大队纪实》于1992年由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郑惕中将评价“这部《纪实》要比文艺作品更加真实、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斗争情况”。这次座谈会的另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促成了兑现抗战胜利时靳怀刚书记和刘知侠提到的树碑立传承诺。1994年8月15日,在薛城区临山公园举行了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奠基仪式。杨尚昆、徐向前、杨得志、张爱萍、薄一波、廖汉生、洪学智、迟浩田等军政领导欣然题词,以示关怀。1995年8月15日,中共枣庄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与薛城区人民群众共同修建的这座历史丰碑落成。

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摄影:郭笑
2005年11月,铁道游击队纪念园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7月,中共枣庄市委、市政府在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的基础上高质量打造了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筹建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筹办了《铁道线上的抗日传奇--鲁南铁道大队历史文化展》,将鲁南铁道大队指战员的英雄事迹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展示。
正如像李德富一样的铁道游击队老队员们所期盼的那样,高高耸立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早已成为枣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着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体验基地的临山,饱含着铁道游击队“赤诚报国、不怕牺牲,机智灵活、勇于亮剑”的红色基因,在一代又一代人们的接续奋斗中,成为枣庄这座英雄城市的红色地标。

签发:翁 军
审核:孙中启
编辑:白 雪
参考资料:
[1]《鲁南铁道大队纪实》
[2]《鲁南铁道大队画传》
[3]《长江日报》刊载文章-101岁铁道游击队队员李德富:79年过去,仍清楚地记得当年日军投降时的场面